江山文学网-最新三级电影-免费三级片网站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拜谒汉中武候祠(散文)

编辑推荐 【八一】拜谒汉中武候祠(散文)


作者:南山隐人 布衣,163.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91发表时间:2021-12-28 14:48:57

【八一】拜谒汉中武候祠(散文) 说起汉中,我并不陌生。前多年,或下去检查,或旅游观光,经常到此地,因而对那里的山山水水也略知一二。但每次去汉中,匆匆忙忙,没能静心地“考究”一番名胜古迹,心中难免留下许多遗憾。12月上旬,借军休干部参加汉中教育实践活动之机,我有幸再次拜谒了位于汉中市勉县境内的武候祠。
   被称为西北“小江南”的汉中市,历史悠久,美丽富饶,吸引了大量客人来此旅游观光。是日,天气阴冷,我们一行人乘坐高铁,穿越驰名中外的大秦岭隧道,用了一个半小时就到达了汉中市。随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首日目的地一一勉县武候祠。
   先前对武侯祠的来龙去脉知之甚少,这次到了汉中勉县才知道武候祠还有那么多门道。
   武候祠是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候,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 为“忠武候”,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候祠”。234年八月,时年54岁的诸葛亮北出祁山伐魏,不幸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的军中(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城南约20公里)。蜀汉后主刘禅遵其遗嘱,将诸葛亮安葬在定军山下(今汉中市勉县境内),并于263年下诏建造祠庙,供后人祭祀。明代1513年祠庙从定军山迁修到勉县城西三公里处。此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诸葛人生最后八年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这个宅院里度过的,同时,他五次伐魏,六出祁山的军事文件也是在这里签署的。为了纪念和祭祀诸葛亮,全国许多地方都修建了武侯祠,在保存较好的九座武侯祠中,勉县武侯祠不仅是皇帝下诏修建,而且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约五十年,故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美称。
   勉县武侯祠经过魏、晋南北朝等十多个朝代,历经沧桑,几经坍塌,但历朝历代均有修葺,并不断扩建完善,目前看到的武侯祠占地约50亩,有山门、牌楼、琴楼、戟门、拜殿、大殿、崇圣祠、观江楼、东西配殿等古建筑30余座,其规模宏大、工艺精美、布局严谨,为陕南较大的古建筑群。
   走进武侯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面北而立的牌楼,高约10米,中宽6米。其坊上的一面用隶书写了“汉丞相诸葛武乡忠武侯祠”十一大字,另一面书写有“天下第一流”五个大字,乃清代宋丰绥所题,游人至此,无不肃然起敬。牌楼后边紧挨着的是琴楼,是根据诸葛亮空城计故事所建。相传,诸葛亮在韩国当时缺少兵马,可谓危在旦夕,无法迎敌。魏国元帅司马懿就见机乘胜追击,在得知西城兵空将少之后,率领军队直逼西城。诸葛一看魏兵来势汹猛,难以抵挡,便心生一计,让部下大开城门“迎客”,自己则在城楼上闭眼弹琴。司马懿看到城门大开,却不见一兵一卒,怀疑老对手诸葛给他下了圈套,在城内设有埋伏,于是鸣号引兵就此退去。从这些传说的故事当中,让人们仿佛领略到一代奇才临危不乱,处险不惊,于重围中而镇定自若的将帅风范和空城退兵的神奇妙趣。
   琴楼两侧,东为鼓楼,西为钟楼,后为戟门。武侯祠内修建戟门,也是威严显贵的象征。而上悬的“精忠粹德”、“大器无方”则再次彰显了诸葛的赤胆忠诚和超人的才智。戟门南为拜殿,拜殿的两侧山墙及正面的檐下,明清各代碑石林立,匾额楹联层层重重,可见诸葛在后人心目中有着无以伦比的地位。武候祠自魏晋以来,历代名人留下的墨迹甚多。唐朝的李商隐、宋朝的陆游、明代的薛宜、清代的王士祯、近代的爱国将领冯玉祥、国民党元老于佑任等,都曾来此赋诗题字。目前保留下来的碑石有60多通,匾30多方,联20余幅。尤其是冯玉祥将军一九二八年所撰的“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流风于遗迹万古清高”的楹联,引来了众多游客的注目。
   拜殿后面是大殿,也是武侯祠的主体建筑。正中门楣的上方高悬着“山高水长”匾额,暗合诸葛公诚勇毅,“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高尚情操。大殿中间的神台上端坐的就是智多星诸葛丞相,羽扇纶巾,栩栩如生。他左手扶膝,右手持卷,似运筹于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据导游介绍,诸葛手中的那把鹅毛扇是夫人黄月英所赠,其用意是让诸葛思考问题时摇一摇,开阔思路;天气炎热时摇一摇,纳凉避暑;遇到烦恼时摇一摇,遮避面部表情,以免影响他人的情绪。所以,诸葛行军打仗时,鹅毛扇从不离手。诸葛座像的下方,由关兴、张苞巍两位大将镇守两侧,威武勇猛。神龛的上方高悬着嘉庆皇帝御书“忠贯云霄”金匾,属于武侯祠的镇馆之宝,显示出诸葛亮这位以才智而雄世的杰出贤能之士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出大殿来到墓冢前,有四角揽尖式亭子一座,名曰前坟亭。亭子上高悬双桂流匾额一块。墙壁上有壁画一幅,描绘的是襄阳名士黄承彦踏雪梅图。据导游阐述,刘备第二次去隆中的时候,诸葛亮不在家,于是他就写了一封信让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转交给诸葛亮。当他出门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个人骑着一头毛驴正往这里来,刘备以为是诸葛亮,便上前鞠躬说道“闻之诸葛先生冒雪而归,刘备在此等候多时”。来人忙下驴还礼,诸葛均忙出来说道,此乃家兄岳父黄承彦先生。这个故事为诸葛亮后来出山辅佐刘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诸葛亮的陵寝呈汉制覆斗式,高约五六米,周长60多米。关于墓冢的方位有许多传说,有的说是南北方向,头朝北脚朝南,取“北顾中原兴复汉室”之意。也有说诸葛是头朝西脚朝东的,但不管什么方位,他当年所立下的汗马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在诸葛的墓前,最让我好奇的是墓旁为什么长了一棵高大的黄果树?作为中国人的风俗,一般坟墓上是不能长一草一木的,但这棵树却偏偏长在武侯墓上。通过导游讲解,我们才了解到,诸葛亮一生南征北战,他和妻子黄月英两人聚少离多。知道诸葛死后,黄月英来到这里为丈夫守墓,整日似泪洗面,不久便郁郁而终。黄月英死后,墓上便长出了这棵树,人们说是黄月英的化身。虽然只是传说故事,但我想,这可能是后人对诸葛丞相最美好的祝愿:既然他们夫妻生前不能在一起,就让他们死后相守在一起吧!
   漫步于武侯祠,仰望诸葛亮儒雅洒脱的塑像,怀想他一生辉煌的历程,不由得心生几多感慨。诸葛亮,三国时代一个诸侯小国的丞相,他一生的最大志向是帮助汉室重新建立起全国性的政权体系,并因此而六出祁山,但是最终功败垂成。按照中国人的做法,一个败将死后不可能为其建修庙宇的,但诸葛亮才智过人、文韬武略,一生做了不少勤政爱民和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好事,他死后,人们十分怀念他,对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十分敬重。于是,人们便修起了一座又一座武侯祠来纪念他,还把他作为忠臣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而加似崇拜。
   诸葛一生命苦,少年时便父母双亡,姐弟五人依靠叔父诸葛玄生活,十五岁时,其叔父不幸病世,姐弟五人失去了生活的保障,便辗转来到了湖北襄阳的隆中隐居下来,以耕耘维持生计。十九岁那年,诸葛与友人徐庶和庞统师从于水镜先生司马徽,常自比于管仲和乐毅,后来娶襄阳名士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为妻。
   公元207年,诸葛二十七岁时候,刘备三顾茅庐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之大计,诸葛亮精辟的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大势,提出先夺取荆州益州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以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天下的战略思想。最后他欣然接受了刘备的邀请并允诺出山相助。诸葛忠心耿耿辅佐刘备和他的儿子刘禅,呕心沥血,建功立业,用行动和生命诠释了自己的诺言。
   北伐期间,诸葛屯兵汉中长达八年之久,五次北伐,六出祁山,率军纵横于秦陇大地,以卓越的智慧创造出战争史上一个个奇迹。
   纵观武侯一生,让我不仅想起了我国近代历史上两位伟人。一是周恩来。他与诸葛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同为丞相,淡泊名利,清心寡欲,时常日理万机,亲力亲为,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德垂千秋,情动后世。二是毛泽东。他与诸葛都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受到许多人的推崇。特别在军事指挥才能方面如出一辙,不曾带一刀一枪,几乎每战必胜。诸葛和毛泽东一生传奇的经历与活动,给世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己形成历代志士仁人研究探讨的一种经久不衰的文化现象。
   缅怀先贤的胜境,令人深深震撼。领略武候祠的庄严和神韵,让我更加坚信,中华儿女今天创造的辉煌,在若干年之后也定会成为巍峨的丰砷!

共 32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中国的历史上,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用晓畅的语言,怀着无尚的崇敬,瞻仰武侯祠,缅怀先贤。文章引经据典,说古道今,对比分析,知识的旁征博引令人震撼。武候祠的庄严和神韵,书写着一代忠相的历史,也书写着中华民族对安宁幸福生活的追求。抚今追昔,以史为镜,也让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更加坚信:中华儿女今天创造的辉煌,在若干年之后也定会成为巍峨的丰砷!【编辑:郭秀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郭秀玲        2021-12-28 14:54:55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跟随作者的脚步,瞻仰一代忠相,万古长青!
   纵然时光流逝,永志不忘!
郭秀玲
2 楼        文友:南山隐人        2021-12-29 10:49:19
  谢谢郭老师编评,辛苦,敬茶,问安!
3 楼        文友:小小莲儿        2021-12-30 20:19:44
  一篇大气且融知识性的佳作,情怀自然,涵意深刻。欣赏点赞,问好老师,祝冬日快乐,佳作连连。
小小莲儿
回复3 楼        文友:南山隐人        2022-01-01 20:02:37
  谢谢莲社留评。敬礼!遥祝新年快乐,万事顺遂!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